
牛皋,字伯遠,宋汝州魯山(今魯山縣人)。抗金名將,其故里在今魯山縣熊背鄉石碑溝村。牛皋青年時代為縣中射士,精通技擊,擅長騎射。牛皋是平頂山十大歷史名人之一。
靖康二年(公元1127年),入侵西京洛陽的金軍向南騷擾汝州,牛皋聚眾抗擊金軍,屢戰屢勝,受到宋西道總管翟興的重視,薦舉為保義郎。
北宋末年,他在家鄉自發組織武裝力量,抗擊金軍,后歸入岳家軍,百戰百勝,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忠義愛國名將和“四大福將”之一。
建炎四年冬,岳飛受命統管江西、湖北軍務,籌劃從襄漢進軍中原,收復失地。遂任命牛皋為唐、鄧、襄、郢安撫使,不久改任神武后軍中部統領。
紹興十一年(公元1141年),南宋朝廷內主和派占上風,趙構下詔撤兵議和。牛皋被迫隨岳飛飲恨班師。
岳飛遇害后,牛皋時常流露出對朝廷主和派的不滿。紹興十七年煿元1147年,都統制田師中宴會諸將,牛皋在宴席上中毒,次日卒。
牛皋被朝廷主和派害死后,石碑溝村民興建了牛皋墓予以紀念。清朝乾隆二十八年(1763),魯山和寶豐滍陽紳民追慕先賢,于大敗金軍處沙河邊宋村,集資修葺了牛皋祠及其衣冠冢。
宋村牛皋祠墓遺址延續到上世紀50年代末,后因修建白龜山水庫宋村搬遷,牛皋祠被淹沒。直到2014年7月,天大旱,水庫水位嚴重下降,宋村牛皋祠原址露出地表。當地村民挖掘發現了兩通舊碑刻,轟動一時。
經專家學者研究考證,牛皋墓原址就在今天的花山村。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2015年農歷正月下旬在花山村完成了牛皋墓的修復工作;2015年6月,在花山村牛皋墓旁完成了牛皋祠主體建設。
牛皋墓在杭州西湖棲霞嶺。魯山熊背石碑溝牛皋故里和寶豐宋村牛皋大敗金軍處北花山上有“牛皋衣冠冢”。魯山縣城東關和寶豐宋村建有牛皋祠。
平頂山是牛皋的故里。牛皋抗金的大量戰役也發生在平頂山及左近一帶。牛皋的民間傳說、故事也大多在這一區域里傳承不息,相關的歷史遺跡也最多。